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 信政办
索 引 号 Q0001-01-2025-00089 成文日期 2025年10月17日
发文机关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06日
标  题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信阳市推动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信政办〔2025〕28号 时  效 有效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信阳市推动邮政快递业高质量
发展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信政办〔2025〕2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各有关单位:

  现将《信阳市推动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0月17日        


信阳市推动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高质量邮政快递物流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豫政办〔2024〕47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推动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豫政办〔2024〕62号)精神,加快推动我市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结合信阳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6年,初步建成区域性邮政快递枢纽城市,全市快递业务量达到4亿件,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达到3个以上,乡镇公共配送服务站达到12个以上,“一站式”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达到300个以上;客货邮融合线路达到20条以上;建设运营主题邮局3个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邮政快递网络,构建现代综合物流体系

  1.推进建设区域性邮政快递枢纽城市。依托全省“1+3+3”邮政快递枢纽体系布局,引进符合条件的各品牌快递企业入驻豫南快递物流园,加快推进豫南快递物流园、邮政公司豫东南高新区(光山中心)邮件处理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邮政、快递、快运和云仓等业务优势融合、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信阳区域性邮政快递枢纽。(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展改革委、邮政管理局、交通运输局、中国邮政信阳分公司、信阳高新区和光山县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升级建设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利用汽车客货运场站、邮政快递分拣中心、供销集配中心、电商产业园等场地,引导快递、电商等企业入驻,通过功能拓展、提升改造或新建等方式,建设具备邮件快件分拣、农村客运、农村电商、农产品展销等功能的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2026年,光山县、息县、新县等3个县要建成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交通运输局、邮政管理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供销社、中国邮政信阳分公司)

  3.打造“多站合一”乡镇公共配送综合服务站。积极盘活各类存量资源,依托乡镇客运站场、农村公路养护站、乡镇邮政支局所、乡镇供销中心、乡镇快递网点等站点资源,拓展货物中转、客运服务、电商服务、便民服务、普惠金融等功能,引导配备标准化分拣设施、冷链仓储设备等设施设备,打造乡镇公共配送综合服务站,强化与城乡公交线路衔接,实现多站合一、资源共享。2026年,各县、区建成乡镇公共配送服务站1个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交通运输局、邮政管理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供销社、中国邮政信阳分公司)

  4.完善“一点多能”村级寄递物流末端网点。利用村委会、乡村商超、村级电商服务点、村级供销社、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含村邮站、邮乐购等)、村快递驿站等资源,整合政务服务、零售、电商、生活缴费、普惠金融、邮件快件收投等功能,打造覆盖广、功能全、服务优的“一站式”村级寄递物流末端网点。鼓励推广“一村一站一人”模式,提升村级寄递物流末端网点公共服务能力。2026年,各县、区建成“一站式”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30个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邮政管理局、供销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中国邮政信阳分公司)

  (二)推动“寄递+产业”协同发展,服务现代产业体系

  5.服务电子商务产业链。推进邮政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深度融合,构建网络销售、现场贴单、集中收寄、运输投递、售后服务全链条服务模式,提升邮政快递企业服务电子商务能力。推动邮政快递企业提升跨境寄递服务能力,畅通服务渠道,提升跨境业务寄递时效。(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邮政管理局)

  6.服务制造业产业链。深入推进“快递进厂”工程,围绕我市化妆品、羽绒服饰、医药、数码3C和农副食品加工等领域制造业企业,推动邮政快递业深入加工生产全产业链条,提供厂配一体、仓配一体综合服务,打造邮政快递业服务先进制造业典型项目。(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邮政管理局)

  7.服务冷链经济产业链。鼓励邮政快递企业用好相关政策,加大对寄递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现代化冷链物流运行体系,加强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冷链仓储设施建设,鼓励设置带冷藏功能的末端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增加冷链运输车辆,提升末端冷链配送能力。(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邮政管理局)

  8.服务“以旧换新”产业链。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与换新平台合作,服务3C产品、小型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建立取送一体、质检验视、全程记录、高效便捷的回收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体系。(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邮政管理局、商务局)

  (三)提升服务民生质效,推进邮政快递助力乡村振兴

  9.加快推进邮政快递“两个体系”建设。持续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统筹农村客运线路运力资源,改革创新运营模式,因地制宜采取客货邮合作、邮快合作等模式,推动邮件快件从县城直接配送到村到站。2026年,各县、区建设客货邮融合线路2条以上。进一步完善城市快递末端配送体系,以服务品质为导向,在落实上门服务同时,用好快递驿站、快递柜等快递末端网点,满足不同客户群体需求,推进邮政快递末端网点标准化、规范化、品质化建设,深度融入、全面服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邮政快递服务民生质效。(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邮政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中国邮政信阳分公司)

  10.持续推进邮政快递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快递进村”提升行动,推动邮政快递企业与农业企业合作,深入农产品产地、集散地和销地批发市场,构建城乡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网络,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初一公里”。促进农村快递电商融合发展,探索“电商+产地仓+寄递物流”仓配模式,提高农产品上行效率。深入发掘本地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资源,创建一批“豫农邮选”品牌。结合本地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点和文化特色的主题邮局,提供销售、寄递、融资等一体化服务,为特色服饰、传统手工艺品、农特产品等提供便捷寄递服务。2026年,建设运营主题邮局3个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文旅局、邮政管理局、商务局、中国邮政信阳分公司)

  (四)强化新技术装备应用和人才队伍建设,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11.推动新技术新设备普及应用。推广应用“三智一码”(智能安检系统、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语音申投诉处理系统和通用寄递地址编码)科技成果。鼓励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配备自动化分拣设备,加大乡村节点智能扫描终端、智能邮箱、智能快递柜等应用,进一步提高分拣装运效率。加快推广应用周转袋(箱)、托盘等标准化、单元化设备和专业化包装、分拣、装卸设备,提高流转效率。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在符合要求地区使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等新技术应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邮政管理局、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邮政信阳分公司)

  12.推动邮政快递行业大规模设备更新。深入推进实施邮政快递设备升级行动,立足邮政快递企业发展实际,推动老旧安检设备、末端配送车辆、老旧分拣设备更新,大力促进先进设备应用,促进邮政快递行业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有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交通运输局、邮政管理局)

  13.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市邮政管理局要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动开展技能培训,组织邮政快递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持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常态化开展快递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审。(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邮政管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实施。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各县区、各相关单位上下联动合力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各县、区政府要落实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整合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既有政策,支持邮政快递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三是压实工作责任。各县、区政府要保障行业工作需求,落实属地责任,提升行业治理水平。市邮政管理局和各县、区邮政快递业监管主体要强化行业监督管理,确保行业稳定运营和高质量发展。


    文字解读:《信阳市推动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实施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