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信阳市推动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提质增效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和我省高质量推进“信用河南”建设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家城市信用监测和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要求,为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作用,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信阳市金融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即市“信易贷”平台)于2021年底上线运行、2023年完成平台优化升级、2024年底完成平台整合更名为“信阳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统一接入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纳入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为建立全市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体系和建设运营机制,进一步提升信用信息共享水平,通过构建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真正为银企供需对接搭建桥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二、制定依据
《工作方案》列为信阳市人民政府2025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4〕1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服务质效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24〕54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24〕45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24〕75号)等文件精神和省、市营商环境建设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结合当前实际和工作需要,研究制定该《工作方案》。
三、制定过程
为提高《工作方案》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河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在市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同步征求了市政府办公室(金融)、市中级人民法院、财政局、司法局、行政审批政务信息管理局、文广旅局、市场监管局、信阳金融监管分局、人行信阳市分行等相关单位意见,对反馈意见进行了讨论、整理吸纳,并进行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会同审查。经市政府办公室合法性审核后,最终形成《工作方案(讨论稿)》。2025年7月14日,经市政府第95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四、解决问题
强化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总枢纽”功能,优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统筹全市融资信用平台建设,建立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体系和建设运营机制,打造一站式融资“总门户”,作为向金融机构集中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的“唯一出口”,构建符合中小微企业特点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体系,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多维度动态评价主体信用状况,为企业精准画像,推动信用赋能数据资源开发和企业融资服务,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企业融资支持作用,切实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平台功能向金融服务产品综合开发转变,打通线上资金直达通道。
五、重要举措
一是拓展服务功能。建立“政策找人”机制,推动各项金融便民惠企政策通过平台直达市场主体;对接“线上公证”“线上仲裁”“批量诉讼”机制,高效处置金融纠纷;引导征信机构、金融机构等基于依法开放的信息,创新开发融资服务产品,开拓自身业务,丰富市场化信用产品和服务供给。
二是创新服务模式。聚焦市场主体实际需求,联合市有关部门开设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的融资业务板块(专栏),将平台功能向线下延伸,打造金融服务站点,全方位、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三是提升使用体验。赋予政府端数据分析、实时监控功能和导出本辖区本系统信息清单权限,为开展融资服务提供支持和便利;为银行端推送符合自身业务且有融资需求企业和项目,依法依规提供数据推送、信息查询、信用报告等服务,减少尽调成本;为企业端优化审批流程,推行“一键式”融资申请、多金融产品智能匹配,降低融资成本。
四是提升共享质效。根据金融机构实际需求,依法依规扩大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范围,加强数据质量协同治理,确保推送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有效,提高信用信息共享效率,保障数据安全和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
五是深化务实合作。与相关金融机构深度对接,提升金融授信联合建模水平,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积极对接市平台,实现数据自动共享、业务协同联动,推出更多自动化、智能化线上融资产品,提供精准融资服务。探索与上级信用信息加工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发定制化特色产品。
六是加强工作协调。建立融资信用服务成效数据统计等制度,加大工作调度和督促力度,优化线上融资服务流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不断扩大平台应用领域和社会影响力。
六、和往年的相关政策对比
2022年8月,信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信阳市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方案》,对比之下,该《工作方案》在加强信用信息归集整合、推进信用信息开放共享、加强融资信用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基础上,新增了一系列工作举措:通过成立线下金融服务站点,将平台功能向线下延伸,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全方位、多渠道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通过进一步做好平台技术层面运维工作和咨询保障工作,开发上线微信小程序,使线上融资申请受理更加便利快捷,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开展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支持有运营能力、符合条件的征信机构参与平台运营工作,发挥“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作用;自上而下与相关金融机构深度对接,提升金融授信联合建模水平,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积极对接市平台,实现数据自动共享、业务协同联动;探索开发特色功能模块,推出细分领域特色金融产品,提供精准融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全量入驻平台,推出更多自动化、智能化线上融资产品。
七、用户操作流程
注册及登录:在浏览器输入网址:http://xyd.fzggw.xinyang.gov.cn 进入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首页,点击“企业/个人登录”进行账户注册—登录。
实名认证:点击“立即认证”,上传营业执照照片并填写企业基本信息;上传法人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填写法人信息;按要求填写法人手机号、验证码、联系人信息后点击下一步;审核通过后可查看认证信息。
贷款申请:实名认证通过后进入首页点击“我要贷款”,可根据需求选择金融机构发布的金融产品,若金融机构的产品不满足企业需求,也可以进入首页点击发布需求,按要求填写需求提交即可。
八、名词解释
数据不出域:数据的原始存储位置不得随意改变,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必须在数据产生的域内进行,以此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这一原则的实施,能够有效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泄露和篡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数据“可用不可见”:是一种数据流通策略,指在确保数据隐私和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授权方合法合规地使用数据价值而不直接接触原始数据内容。这一原则的实现,需要借助数据加密、数据脱敏等技术手段。
数据脱敏:又称数据去隐私化或数据变形,通过屏蔽、仿真、替换等技术手段对敏感信息进行处理改造,使得数据在保留业务可用性的同时,无法直接识别原始敏感内容。
联合建模:结合本地政务数据、金融数据等资源,采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与协议合作的银行机构联合建模,在平台创新开发信贷产品,建立企业预授信模型,在此基础上双方采取接口开发、系统嵌入等方式,实现平台与金融机构的数据自动共享、业务协同联动,让有需求企业在平台“无感知”切换,“一站式”获得贷款。
信用经济: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形式,货币经济的一种形式,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易方式之一,是以信用为纽带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活动,其主要经济交易方式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信用交易方式。
解读单位:信阳市发展改革委
联系电话:0376—6365029、636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