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平桥区:产业筑基 激活农业现代化“新动能”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25-11-10 来源:平桥区人民政府

  近日,在信阳市平桥区泰禾粮业生产车间内,热气升腾,米香四溢,工人们正忙着赶制米粉。“依托种植的2万亩水稻,公司建设了年产6000吨稻米粉的生产线,形成了原材料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闭环,年产值达2亿元。”泰禾粮业负责人郑厚安说。

  “稳粮是根本,优特是亮点,加工是关键,这也正是平桥产业振兴的‘三字经’。”在详细了解了生产工艺、产业模式后,前来调研的平桥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一行总结道。

  深耕良田,筑牢了平桥粮食产能根基;而升级“良制”,则激发了农业内生动力。在粮食安全上,平桥区底气十足:2022年以来,建成高标准农田28.04万亩,粮食总产连续17年超10亿斤;5万亩稻虾共作基地里,小龙虾与水稻“共生共赢”,亩均收益达6500元;3万亩再生稻基地让“一田两收”成为现实,亩均增收2000元。

  “以前种茶靠天收,现在有企业教技术、保收购,比以前挣得多了!”对震雷山办事处茶农陈菊花来说,产业发展让她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按照“九子思路”(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铺子、茶馆子、油瓶子、药匣子、花架子、菌坛子)的引领,平桥区打造了5万亩优质蔬菜基地,“淮河脆”黄瓜、番茄成了电商平台的“爆款”;茶产业“一核三带”布局成效显著,茶农亩均收益从4000元跃升至1.2万元。

  在加工与科技的“双轮驱动”下,平桥的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3000吨预制菜加工厂投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了52个合作社抱团发展,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3:1;数字化平台整合4000名农机手、350名农技人员,实现“一网调度”,农忙时农机“随叫随到”;中国信阳超级小麦育种试验中心落地后,11个小麦新品种在这里试种,为粮食增产注入“科技芯”。

  一家家龙头企业引领现代农业集群向上向新,形成“种植—精深加工—休闲观光”全产业链;“漫游平桥”品牌串联起特色主题公路和豫风楚韵节点,培育瓜果采摘、康养研学、婚纱摄影等新业态……随着对农业产业资源优势的不断挖掘,平桥区持续打造特色产业体系,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推进农产品加工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农业产业的吸引力和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