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阳之窗 > 信阳非遗

【非遗专栏】淮滨泥叫吹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25-11-10 来源:

  滨泥叫吹,俗名“小叫吹”,起源于淮滨县域五千年龙山文化遗址地——“沙冢遗址”。选材为淮河流域细腻的黄胶泥,土质细腻,粘合性高,不开裂。主要型制以十二生肖动物为主,人物为辅,作品大小不一、生动传神,色彩亮丽、对比强烈。

  相传很久以前,在淮河之滨肖营村,有个老艺人无意间发现,麦秆残留在泥巴中形成气孔,经过烧制后可以吹气发出声响。老艺人就用当地的泥土捏成小块,钻出气孔进行烧制,声音悦耳动听,哭闹的孩子一听就安静下来,引得大人们都来索要,觉得这个小哨子能管住“瘟神”,让娃开心不哭闹。于是老艺人就以此为生,每逢庙会都去售卖,慢慢带动整个村庄开始制作泥塑玩具。

【非遗专栏】淮滨泥叫吹

  泥叫吹最初的制作工艺比较粗糙,色彩单一,多采用矿植物进行染色,以黑色、青色为主。后为迎合百姓审美喜好,结合当地风俗习惯,慢慢形成了现在所见到的各种艺术形态的彩绘泥塑“泥叫吹”。

【非遗专栏】淮滨泥叫吹

  泥叫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取土、捶泥、塑形、钻孔、打磨、晾晒、烧制、彩绘、刷清漆九个步骤。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便于区分、记忆,还有成套的顺口溜,“羊嘴尖、牛嘴齐”,“羊角直、牛角弯”,“兔子耳朵尖、狗耳朵扁”,“站着尾巴长、坐着尾巴短”等等,这些都是艺人们在创作过程中,经过观察思考、提炼加工,对生活和自然中的事物作抽象概括等处理后,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泥叫吹用色大胆、活泼,冷暖色并用,并不强调偏重于哪一种色系,多以纯色为主,用红、黄、绿、紫、蓝等色彩,尽量避免用黯淡无光的色系,一般偏重于色系中明度较高的色彩。抓住事物的特点,加以夸大、强调,以突出自然形态和本质特征,强化艺术感染力。

图片

  泥叫吹是属于“中和之美”的一种彩绘泥塑,将写实与写意统一,理性与感性交融的一种艺术品。与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并列为河南三大泥彩塑。它的发现,填补了淮河流域无彩绘泥塑的空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大发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殊性及考古价值。

  2011年,淮滨泥塑(小叫吹)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