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平桥区:党建引领解民忧 重阳暖餐润乡土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25-10-30 来源:平桥区人民政府

  重阳佳节至,敬老情更浓。在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南雷村,一场由平桥区统筹推动、以 “吃饭” 为切入点的养老变革,正悄然改善着当地老人的生活,成为平桥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的生动实践。

  中午时分,南雷村 “乡村大食堂” 炊烟袅袅,萝卜炖肉、清炒时蔬、西红柿鸡蛋汤香气四溢。老人们手持积分卡有序打饭,谈笑风生,宛如一个大家庭的团圆饭。这不仅是一顿热饭,更是平桥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龙井乡南雷村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的鲜活注脚。

  南雷村共有 1620 人,其中 60 岁以上老人达 380 人,占比近四分之一。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增多,高龄、独居、空巢老人 “做饭难、吃饭冷清” 成为普遍难题,这一情况也牵动着平桥区推进基层治理、保障民生的步伐。

  “面对这一现实困境,我们在平桥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依托乡党委政府主动作为,于今年 8 月启动‘党建 + 乡村大食堂’项目,打造集就餐、健康监测、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空间,让‘老有所养、老有热饭’在南雷村真正落地。” 党的二十大代表、南雷村党支部书记张庭莲说,项目从筹备到推进,始终离不开平桥区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支持。

  乡村大食堂要办得久、办得好,关键在机制。在平桥区基层治理思路的指引下,南雷村党支部牵头制定 “四个一点” 资金筹措机制,通过 “集体出一点、上级支持一点、乡贤捐献一点、企业赞助一点”,为食堂稳定运转筑牢根基。在食材供应上,平桥区严格要求建立监管流程,每月邀请人大代表参与监督,并推动村里与供应商建立可靠合作链条,确保老人吃得安全、放心。

  人员组织方面,遵循平桥区 “党建引领、群众参与” 的基层治理原则,南雷村党员带头、村民响应,组建起一支志愿服务队。党员雷华建主动担任生产队长,乡贤雷文恒负责积分统计,村民程正敏、孔相珍成为专职厨师。从采购到烹饪,从服务到管理,村内力量被充分激活,形成 “村里事就是大家事” 的共建氛围,这正是平桥区发动群众、共建共治理念的生动体现。

  如果说食堂是载体,那么 “积分制” 就是引擎。南雷村创新推行的积分管理制度,是平桥区将养老服务与村民参与治理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老人可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文明创建、轮值帮厨、管理公共菜园等方式获取积分,甚至可用自家种植的蔬菜瓜果兑换积分。2 积分兑换早餐,5 积分兑换午晚餐,积分还可转赠或兑换生活用品,既调动了老人积极性,又让养老服务更具可持续性。

  “过去是村里给、老人接,现在是老人干、一起赚,” 平桥区委组织部驻南雷村第一书记姜勇表示,“积分制把‘给予’变‘共建’,让老人从受益者转变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这也是平桥区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的重要尝试。”

  乡村大食堂自今年 8 月运行以来,已超越 “吃饭地” 的范畴,成为平桥区在南雷村打造的融合就餐、健康、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对老人而言,食堂是 “第二个家”。87 岁的雷勤章说:“以前一个人吃饭冷清,现在顿顿热闹,身心都舒畅。”

  对子女而言,父母食有所依,他们在外面工作更安心;对村庄而言,大食堂成为平桥区培育乡风文明、连接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如今,南雷村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显著提升,邻里矛盾减少,乡村凝聚力不断增强,这正是平桥区以民生为导向推进基层治理的显著成效。

  “大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吃饭的问题,更找回了乡村的温情与活力,这与平桥区推动乡村振兴、提升民生福祉的目标高度契合。” 龙井乡党委书记陈汝河说。

  南雷村乡村大食堂的成功,是平桥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的生动缩影。如今,走进平桥区龙井乡南雷村,看到的不仅是老人脸上的笑容,更是平桥区在推动乡村共建共治中,让村庄焕发新生机的鲜活场景。而这碗 “暖心餐” 里,盛放的不仅是饭菜,更是平桥区治理的智慧、乡土的温度与践行民生承诺的时代回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