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商城县:社区每月一约 “便民服务日” 成居民幸福日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25-10-28 来源:商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一句口号在信阳市商城县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今年以来,商城县积极探索、主动创新,在全县街道社区全面推行“便民服务日”制度,把每月固定一天定为社区为民服务日,现场“摆摊”、现场“接单”、现场“评单”,让党员志愿者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一是精准对接需求,服务模式由“被动”变“主动”。商城县打破传统服务模式,建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机制。各社区提前一周通过“微信群+小喇叭+入户走访”,把“爱心义诊、便民维修、免费缝补、闲置捐赠、政策咨询、生活科普、法律援助”等“微心愿”汇总成“为民服务清单”,张贴在小区公示栏、发布在便民服务群,居民“看单点菜”。每一项服务都精准对接了居民的日常“小需求”,赢得了大家发自内心的“点赞”。

  二是整合多方力量,服务主体由“单一”变“多元”。“量个血压、测个血糖,下楼遛弯的工夫就全搞定,省得跑医院排队!”在10月的“便民服务日”上,赤城街道北街社区的刘阿姨对义诊团队竖起了大拇指。鲇鱼山街道陶家河社区的王奶奶也喜笑颜开:“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社区把理发店搬到家门口,真贴心!”“便民服务日”由社区“两委”干部牵头,统筹“双报到”党员、社会组织、爱心企业、新就业群体等力量,组建“1+N”红色服务队,社区干部负责组织协调、派单调度;广大党员积极响应、主动接单;志愿者们发挥特长、热情服务,形成了协同服务的强大合力。

  三是注重实效惠民,服务效果由“点滴”汇“幸福”。“磨剪子、戗菜刀咯!”熟悉的叫卖声在赤城街道文峰社区再次响起。老党员李家友、志愿者杨传玉摆开“老手艺”摊位,一上午打磨刀剪10余把。居民张大爷笑着说:“菜刀不快,正愁没时间出去磨,志愿者们主动上门,磨完还给讲保养知识,幸福‘噌’地就上来了!”这些看似细微的服务,切实解决了居民的急难愁盼,点点滴滴的便利积累起来,汇聚成了社区居民可感可及的“大幸福”。

  据悉,该模式已累计开展便民服务170余场,惠及群众逾2600人次。爱心义诊、便民维修、免费缝补、政策咨询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服务,切中的正是百姓生活的“关键小事”;每一次贴心的安排,无不是对群众“心头大事”的温暖回应。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持续实践中,商城县正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如今,每月如约而至的“便民服务日”已成为商城县一道温暖的风景线,持续提升着居民的归属感、获得感与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