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破解“重处置、轻预防”难题,近期,息县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风险管控为重点,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切实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筑牢“前置防线”。
在推动转型过程中,息县首先构建“风险前置研判”机制,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控”。通过联合行业主管部门、邀请安全专家组建专项研判团队,对工贸企业、危化品、商超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季度性、针对性风险评估,梳理形成《重点行业安全风险清单》,明确高风险企业、关键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实现“一行业一清单、一企业一方案”精准管控。同时,建立企业安全信用档案,将风险等级、隐患整改情况与信用评级挂钩,倒逼企业主动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
为强化事前预防能力,该局创新“隐患超前排查”模式,打破传统“定期检查”局限。一方面,推行“专家+执法”联合排查机制,组织安全专家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指导企业建立隐患排查体系,从设备维护、操作规范、人员培训等细节入手,帮助企业识别潜在风险;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员工、群众举报身边安全隐患,对有效举报给予奖励,构建“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隐患排查网络。
此外,息县将“事前宣传教育”作为转型关键支撑,变“事后警示”为“前置引导”。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制作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风险防控手册等资料,通过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同时,分行业组织安全生产“岗前培训”“应急演练”,重点提升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及一线员工的风险辨识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核心是把安全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置’转移到‘源头管控’。”息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风险研判、隐患排查、宣传教育“三位一体”事前预防体系,进一步优化执法流程、强化科技赋能,真正实现“隐患早发现、风险早管控、事故早杜绝”,全力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