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部门动态

市财政局:立柱架梁构建公平竞争新生态破除壁垒打造市场准入新高地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25-10-17 来源:信阳市财政局

  信阳市财政局以优化顶层设计,压实主体责任,完善投诉处理机制为锚点,积极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破除各类隐性市场壁垒,系统性扫清阻碍市场公平竞争的“绊脚石”,为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贡献力量。

  一、立制度之柱,架竞争之梁,夯实公平审查坚实屏障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重要部署要求,信阳市财政局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和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打好规则“预防针”,清除公平竞争“梗阻”。信阳率先出台《信阳市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指南》,明确禁止设置企业所有制性质、特定行政区域业绩或奖项等17类限制性条款。二是开出“整建促”综合处方,祛除市场秩序“顽疾病根”。信阳市财政局在全省率先制定印发《信阳市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4-2026年)》,以“整、建、促”为工作主线,研究制定32项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单位,着力破解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促进现代产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体系。三是构建全链条制度防线,打造长效“免疫系统”。围绕招投标关键环节,建立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处理的全链条制度体系。印发《信阳市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对五大类71项涉及差别歧视待遇、设定特定业绩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事前公告预警,强化风险防控。发布《关于提升政府采购项目招标质效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严格规范采购文件编制、需求管理、意向公开等关键环节,全面清理妨碍公平竞争隐性壁垒。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的通知》,巩固违法违规行为治理成效,堵塞监管漏洞,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二、定主体之责,铸闭环之链,把牢规范运行关卡

  采购人是政府采购行为的主体,对政府采购活动全过程负总责。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从源头上抑制“隐性壁垒”,要找准核心着力点,精准发力、久久为功,信阳市财政局持续筑牢政府采购公平规范运行的“防火墙”。一是强化需求管理把好“源头关”。要求采购人在制定采购需求时做好采购需求制定工作,进行充分市场调查,对招标文件进行合理调整,让采购需求锚定合法性、合规性与合理性,提高招标成功率。二是强化预算编制筑牢“资金关”。构建“预算编制——执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闭环管理体系,监督采购人遵循“应编尽编”原则,严格按照政府集采目录、采购限额标准及财政部门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要求;严格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预算预留比例要求;严格按照政府采购预算编报政府采购计划和开展采购活动,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的刚性约束。三是在“争议关”、“公平关”、“技术关”上精准施策。建立争议快速响应机制以整改完善制度;开展采购需求公平性审查、规范信息公开、优化跨区域履约管理以保障公平;落实全流程线上操作、确保数据真实、推动系统功能升级以实现技术赋能。

  三、优投诉之机制,织信用之网,构筑权益保障的铜墙铁壁

  投诉处理是保障公平竞争的最后防线,信阳市财政局不断优化投诉处理机制,切实维护市场主体权益,确保政府采购公信力。一是建立政府采购纠纷调解机制。成立由采购单位、代理机构、行业专家、律师等组成的调解纠纷委员会,从前端化解矛盾,提高争议纠纷处理效率。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设立调解纠纷委员会11个。二是畅通线上线下受理渠道。在保留现场递交、邮寄送达等传统方式基础上,拓展政府服务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线提交功能,并开通专用投诉邮箱,实现“多点受理、一网通办”。推行“容缺受理”制度,允许主要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先行启动调查程序,为企业投诉提供最大便利。三是实现投诉处理全流程电子化。依托“互联网+政府采购”模式,5月份正式上线投诉处理电子化功能模块,全面提升投诉处理效率。严格执行处理结果“五日公示”刚性机制,所有投诉处理结果、行政处罚在作出决定后5个工作日内在信阳市政府采购网公开,并将重大违法失信行为同步推送至全国政府采购失信名单库与“信用中国”平台,形成有力震慑效应,持续强化信用约束和社会监督。今年1-9月份,依法办结政府采购投诉9个,办结率达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