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乡村面貌。光山县创新性打造儿童艺术嘉年华等项目,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让传统村落既保有文化根脉,又焕发现代活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振兴之路。
今年7月,光山县成功举办了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这场以“学”“潮”“赛”三大主题为核心的盛会,通过20多天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儿童及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艺术与文旅深度融合的文化盛宴。嘉年华期间,光山县以司马光文化艺术中心为主会场,将艺术触角延伸至街头巷尾、公园广场,让整座城市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嘉年华的深远价值,在于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艺术文化动能。通过培育“永远的海棠花”、“小小讲解员”、“美育成果展”等项目,光山县持续放大嘉年华效应,构建儿童艺术培养长效机制。闭幕式上,《灯火》剧组的“火炬交接仪式”感人至深,第一梯队演员将象征革命精神的火炬传递给第二梯队,演员“匡占华”把红25军军旗交到新一代手中,代表革命基因代代相传。正如主持人所说:“《灯火》剧组的每个人都是小火苗,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不仅在城市中心,在光山县东岳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同样绽放精彩。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蝶变为闻名遐迩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东岳村坚持以文化为魂、以非遗为脉,创新探索“非遗+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让花鼓戏、皮影戏、狮子舞等非遗技艺重焕生机,不仅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更让“花鼓之源、古坊东岳”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走出了一条既有文化底蕴又有经济效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杭州余粮乡创团队以多元举措激活乡村活力,通过对废弃茶厂、荒坡地、传统民居进行改造,分别打造成“冷酷火锅店+咖啡厅”、露营地、特色民宿。通过“村集体+企业+村民”合作模式,让闲置资产变身增收载体。团队还借助自身平台资源,为当地农副产品赋能,文创产品同样备受市场青睐。
如今的光山,文化与旅游、教育深度融合。从一台戏到一座城的联动,从一场活动到一种模式的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光山实践,为乡村注入持久的文化动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