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向新高度的征程中,光山县深刻认识到青少年作为民族团结未来中坚力量的关键意义。他们不仅是传承与弘扬民族团结精神的火种,更是维系各民族和谐共融、携手前行的坚固纽带。基于此,光山县以“教、融、护”三策为有力抓手,全方位、深层次推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全力筑牢青少年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石。
教育铸魂:播种团结之种,深耕精神沃野。教育是塑造灵魂、启迪智慧的基石工程,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至关重要。光山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度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处细节,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精心策划的“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演讲比赛等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累计举办80余场次,吸引了超1万人次学生踊跃参与。在这些活动中,青少年们围绕民族团结主题各抒己见、交流思想,深刻领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丰富内涵,真切感受各民族紧密相连、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同时,光山县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打造了邓颖超祖居、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花山寨会议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500余名青少年开展红色研学旅行,让他们走进历史的长河,聆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感受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这不仅让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增强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心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活动交融:搭建友谊之桥,共筑心灵家园。活动是促进各民族青少年交流互动的重要桥梁,能够打破地域和民族的界限,增进彼此的了解与友谊。光山县积极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为各族青少年搭建起交流互动的广阔平台。采菱节暨农耕文化体验活动、新春灯会、庙会、桃花文化节、油菜花文化节等80余场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7000余名青少年热情参与。在这些活动中,各族青少年共同欣赏民俗文化表演,体验传统农耕技艺,品尝特色美食,在文化共赏、活动共办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此外,在第三届光山县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中,积极引进民族团结儿童剧目《童年》,深入中小学校演出28场,观看学生超5000人次。这部充满温情与正能量的剧目,以生动的故事和精彩的表演,在各族青少年心中播撒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搭建起跨越民族的“友谊桥”,让他们在艺术熏陶中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共同构筑起心灵相通的家园。
关怀护航:筑牢成长之堤,守护健康征程。关怀是温暖人心的力量,对保障各族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光山县始终关注各族青少年的成长需求,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为他们排忧解难,筑牢成长的“防护堤”。建成4个“红石榴同心工作室”,充分发挥联动民政等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协调解决少数民族子女的入学问题,目前已成功解决26多个,确保每一个少数民族孩子都能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同时,为340余名困难家庭青少年提供助学金及生活补助,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此外,还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30场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为各族青少年解答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全力护航各族青少年在健康的征程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