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教师黄双杰作为河南省第22批博士服务团成员,赴浉河区担任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一年来,她扎根基层、深入一线,走访茶企、调研茶园、联络茶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推动浉河区茶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注入科技动力与智力支持。
服务浉河期间,黄博士成功牵头申报2025年浉河区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进县项目,获省级财政支持97万元,显著提升区域茶园绿色生产水平。她系统制定并印发《浉河区春茶生产旱情应对指导意见》《茶园禁限用农药清单通告》及《夏秋季茶叶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等多份技术文件,为茶园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在大宗茶产业培育方面,黄博士借鉴四川雅安成功经验,积极推进浉河区“名优茶+大宗茶”双轨发展模式。通过实地调研,筛选出适宜大宗茶生产的示范茶园,全面摸排卫星加工厂40余家,推动构建“卫星加工厂+自有茶园”和“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两类协作机制。她引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化“茶保姆”服务内容,强化茶园标准化管理,目前已整合连片低山及平地茶园2000余亩,初步形成大宗茶集约化生产示范基础。
依托高校科技与人才资源,黄博士积极搭建“高校+政府”协同创新平台,多次邀请信阳农林学院专家赴浉河区开展茶园防冻、绿色防控、夏秋茶高产高效等专题培训和现场观摩,推动校地合作攻克产业技术瓶颈。她促成多场产学研对接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科技服务,有效提升茶园管理科技含量。
任职接近尾声,黄博士已系统规划后续持续推进机制:一是推动卫星加工厂全面落地投产,扩大大宗茶生产规模;二是持续优化“茶保姆”服务体系,提升茶园综合效益;三是深化校地合作,为浉河区培养一批扎根乡村的茶叶技术骨干。从高校实验室到田间地头,黄双杰博士以务实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使命。她表示:“茶产业振兴既要科技创新‘顶天’,更要产业服务‘立地’。未来我仍将继续竭智尽力,为这片茶乡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