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来,随着乡村发展步伐加快,多名曾享受低保的群众因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主动提笔写下低保退出申请书。这一张张申请书的背后,是商城县民生蝶变的生动注脚。
一是政策托底筑防线,精准施助暖人心。始终以精准化政策落实为保障,让低保制度真正成为民生“安全网”。建立“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开”的全流程机制,对低保家庭实行不定期复核。2025年,商城县开展低保动态复核时,发现陈某一家通过务工和经营小生意,年收入已超低保标准,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宣讲政策,陈某当即表示:“现在日子好过了,该把名额让给更需要的人”。如今,这样的主动退出已成为商城县低保管理中的常态,政策的精准性让保障资源流向最急需的群体。
二是产业造血强根基,增收致富添底气。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培育茶叶、中药材、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为群众铺就增收路。如伏山乡龙泉村低保户彭某因患病被纳入低保。近年来,村里引进产业合作社,他在村“两委”的宣传带动下种植茯苓、天麻等中药材6亩,年收入达4万余元。
三是扶志赋能扬正气,主动退出树新风。在物质帮扶的同时,更注重“扶志”与“扶智”,以“一约五会”制度为抓手,将“勤劳致富光荣”“邻里互助守望”等理念纳入村规民约,通过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载体常态宣讲,让自立自强、知恩图报的意识深植民心,推动“扶志”与“扶智”双管齐下,使勤劳向善成为浸润乡村的新风尚。
从“被动受助”到“主动退出”,商城县的低保户们用一张张申请书,见证着乡村发展的丰硕成果。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民生改善的故事还在继续,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