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再生稻头茬成熟时节。全县广袤的田野上,连片的金色稻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稻香。尽管今夏遭遇持续旱情,但眼前这片翻滚着丰收浪涛的稻田,正有力地宣告着全县再生稻头茬的喜人收成。
在罗陈、斛山等乡镇的再生稻农田里,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紧张有序地进行收割作业。这些“钢铁巨兽”在金色的海洋中高效穿梭,所过之处,稻秆被整齐切割,金黄的稻谷被迅速脱粒并装入运粮车,粉碎的秸秆则均匀撒回田间,化作滋养土地的天然肥料。整个流程一气呵成,尽显现代农业的高效与精准。
截至2025年,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形成了罗陈、北向店、弦山、文殊、南向店等集中连片的优势产区,并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基地2个、市级示范性基地3个。罗陈乡青龙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小小丰收场景,正是全县上下科学抗旱、力保粮食安全的缩影。经对再生稻头茬抽样测产,预计今年再生稻头茬平均产量为582公斤/亩,与2024年基本持平。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夺取这样的较好产量,为2025年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