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公安局以建设法治公安为目标,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能导向,积极探索“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全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健全完善公安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依法履行职责、维护辖区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聚焦教育培训,提高执法素养
“企业遇到纠纷、发生风险,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全力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企业健康发展”。7月8日上午,信阳市公安局公职律师企业服务队走进高新区一家企业开展普法宣传,帮助该企业解决日常工作中的法律疑难问题,受到企业职工的一致好评。
信阳市公安局实施“青蓝工程”,建强法治专家教官队,将全市业务骨干纳入其中,带教师傅与青年法制民警结对。此外,信阳市公安局持续建强公职律师企业服务队,为辖区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对访联企业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帮助企业了解和防范内部治安风险、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和防范非法集资、职务侵占、合同诈骗等与企业密切相关的经济犯罪,为企业安全构筑坚实的“防护盾”。
信阳市公安局制定12类经常办理的案件和相关交通违法犯罪证据规格,制作“教科书式”执法音视频,精准指导一线民警执法办案,最大限度防控执法风险。截至目前,法制民警随警作战160余次,为办案单位提供服务2.8万余次。
此外,信阳市公安局还依托以案释法、检警同堂培训等形式,开展安全规范执法、专业警种能力提升等实战培训,持续提升民警执法素养。
今年以来,信阳市公安局共组织2期法治大讲堂、4次比武考试,考训民警2300余人次。
聚焦突出问题,加强执法监督
信阳市公安局不断强化机制引领,深入推进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全力构建系统严密、运行高效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确保从源头筑牢执法安全“第一道防线”。
信阳市公安局建成214个接报案场所,建强法制员队伍工作,由1名法制员带领2名辅警,每日对接报案、办案、案管、物证等场所运行情况开展全覆盖监督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促整改,实现了受案立案零超期;推动公、检、法、财政等部门协同作战,高标准建成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实现刑事诉讼涉案财物“一体化管理、换押式移交、规范化处置”的工作目标。
“通过常态化监督让民警切实将规范化执法的理念深植于心,形成行为自觉,在保证了案件公正办理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民警的执法能力。”信阳市公安局浉河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罗家辉告诉记者。
聚焦科技赋能,保障执法规范
信阳市公安局不断加强执法智能化建设,先后建成执法音视频管理系统、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智能定位系统,实现对执法办案全流程、可回溯管理。
信阳市公安局建成“1+10”研判平台,科学设置137个预警点位,智能分析、预警高发区域、案件和环节,全力服务执法实战,推动问题清零,实现了执法突出问题智能分析“一张网”;建成视频智能巡查网络,对全市530余个接报案、办案、案管、涉案财物管理等场所进行实时、回溯式全覆盖管理,全力保障执法规范和办案安全。
同时,信阳市公安局结合社区警务工作,组建“法治宣传队”,深入茶园、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景区景点等,创新方式开展法治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