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淮滨县:绿色治村促振兴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25-07-15 来源:信阳市淮滨县人民政府

  “路上能划船,户户都蹚水。”这是几年前河南省淮滨县栏杆街道栏杆村大雨过后的情景。如今,淮滨县这个洪河故道上的村庄,架在屋顶上的光伏板成为一道道风景,透水混凝土道路连接各家,污水处理藏在绿荫里,夜间太阳能路灯照亮全村循环路。

  依照自然地势,栏杆村通过清淤疏浚、修塘调蓄、填土筑坡,让全村水系相通。乡村美美与共,更加宜居,村民的生活质量才有保障。他们遵循村庄原始“肌理”,为让水草能“呼吸”自净,不用水泥砌底封坡而用砖铺,修建了1800米蓄、排水沟道,彻底解决了380户排水不畅、雨后内涝的问题。

  乡村基础设施更新,最大的难题是资金来源。栏杆村率先垫资修建了广场,修好了循环路,又动员党员、致富能手等捐款,安装了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的太阳能生态路灯。全村18公里循环路硬化亮化,同步建立了“用得起、管得好”的长效机制,照亮了村庄,减少了安全隐患。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以前栏杆村肉牛养殖散户多,排污成为大难题,限制了规模扩大。出于对洪河湾生态系统保护、减少环境污染的考虑,栏杆村成立肉牛养殖合作社,建立生态农场,以集中服务引导散户“共享共养”,建好沉降池,引进微生物代谢技术转化污水、垃圾,变垃圾为绿肥,年运营成本降低了30%。

  “以前,在家里养牛,邻居意见大。进场集中后,邻里之间再不为此吵闹了。”养牛户陈大华说。在庄稼收割的季节,村里秸秆转运在太阳能路灯下忙到深夜。秸秆青贮转化技术的全覆盖,不仅延长农业产业链,满足了肉牛养殖的饲料需求,提升综合效益,也破解了处理秸秆的难题。如今,栏杆村各种生态养殖、种植规模越来越大,生态品牌越叫越响,先后吸引投资4000多万元。

  “玫瑰香粘”生态大米,颇受市场青睐;稻虾共养垂钓项目,农民不仅收稻子、卖虾,还成为孩子们的游学乐园;村民除了卖农产品外,他们经营的农家乐也让城里人流连忘返……近3年,栏杆村村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4%。洪河湾美景已成为产业提质、农民增收的宝贵资源,村民尝到了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甜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