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光山县积极探索创新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围绕“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组建同心宣讲团,成立小分队,以“小队伍”发挥“大作用”,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小队伍”发挥“大作用”,聚民心释放“大能量”。在宣讲队伍建设上,从统战系统、社区工作者、退休干部、中小学生等群体中发掘一批政治过硬、宣讲生动、热心公益、群众认可的“巧嘴”,组建同心宣讲团。根据行业类别和专业特长,以“宣讲轻骑兵”的形式组成“少年说”“青年志”“红马甲”等类型宣讲小队24支。深入到机关、企业、社区场所等一线,开展宣讲活动。运用三句半、花鼓戏等形式,推出了一批接地气、聚人气红色文艺节目。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65场,受众超过6000人。通过“小队伍”模式,直接面向基层群众,将民族团结的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
“小切口”聚焦“大主题”,通情感形成“大认同”。在宣讲内容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在社区,“红马甲”宣讲小分队利用邓颖超祖居等红色资源,结合小案例、小故事,让红色资源成为“活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区各族群众讲述身边人、身边事,累计开展宣讲20余场(次)。在校园,“少年说”宣讲小分队利用上一节“来自石榴籽的力量”教育课、读一本民族团结进步书籍、讲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小故事、开展一次民族团结进步演讲等教育资源,深入班级同学中,讲述民族团结故事、民族政策法规等内容。累计开展活动40余次。引导各族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
“小载体”汇成“大舞台”,润心田发挥“大作用”。在宣讲形式上,宣讲团紧跟时代潮流,运用短视频、直播等传播方式实现理论宣讲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的转变。创新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上宣讲专栏,打造一批微课堂、微动画、微节目。截至目前,累计投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动画短视频3期,线上播放量超2万人次。其中《望乡》播放量更是突破万次,成为各族群众热议焦点。同时,针对群众“听不下大道理”的特点,把理论宣讲从“讲台前”搬到“舞台上”,通过秧歌舞、花鼓戏、快板、小品等文艺元素融入宣讲,让理论宣讲“活”起来、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