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和美永续”,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创和美永续之路,进而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新进程。近年来,我市坚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全市发展战略,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推进生态修复工程等一系列举措,有力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目前,我市不仅拥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还成功引入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朱鹮,并在罗山县建立了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6年,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22年12月,应邀参加《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并作宣传推介,先后获得“林业系统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濒危雉类研究基地”等称号。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市在珍稀物种保护和栖息地恢复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外,通过持续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我市的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成为众多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我市注重科学监测与研究,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为科学决策和保护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通过加强公众教育与宣传,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与参与度,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生态宜居度,还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我市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增效,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