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信阳要闻

从“数据多跑路”到“群众少跑腿”
——信阳市高质量推进“八办一链”政务服务侧记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25-05-22 来源:信阳日报

  “以前办证需要跑多个部门,拿着一沓子材料,往返各个办事窗口,搞得人晕头转向。现在政务服务升级,一件事一次办成,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不再跑冤枉路了。”5月21日,市民刘胜感慨。原来,他准备开一家餐馆,近日到市政务服务大厅办证时,没想到办事如此顺畅、快捷,令他十分满意。

  推进“八办一链”政务服务,实现从“数据多跑路”到“群众少跑腿”的转变,近年来,信阳市政务服务提档升级,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

  倾心为民,不只留在字面中、挂在口头上,而是谋定而动。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政务服务需躬身入局,进入新赛道。为此,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信阳市政务服务条例》,紧紧围绕“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总体要求,以标准化引领政务服务提升,以数字化赋能政务服务提质,在线上线下融合、一网通办、行政审批重塑性改革等方面跑出了加速度。

  政务服务做加法,群众办事做减法。信阳市政务服务提炼出“八办一链”工作法——

  抓好“一件事一次办”。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将多个单体事项梳理整合成为“一件事”,逐步拓展上线主题事项200项,解决“多头跑、多次跑”问题。

  持续深化“马上办”。先后5次组织全市政务服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最大限度精简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简化审批手续,涉及餐馆、旅馆、药品经营、医疗器械经营等领域实现“一业一证、多证合一”。

  创新升级“平台办”。建设了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不动产登记交易一体化平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企业码平台、一站式金融服务共享分厅等信息化政务系统,政务服务水平极大提升。

  大力实施“免证办”。梳理市级“办事免提交”电子证照30个,建设电子印章、电子材料共享平台,部署电子签名设备,企业和群众无需提交证明材料即可办成业务。

  加快实现“掌上办”。完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从1.0版到3.0版升级,增加无感智办、智能导办、网上代办等功能,开发大字版、简洁版“数字适老”政务应用,建设上线“信服办”APP,实现高频事项“掌上办、指尖办”。

  全面推行“就近办”。在全市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规范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设置24小时无人值守大厅,把政务服务搬到群众家门口。

  优化服务“帮代办”。在市县政务服务大厅引进服务外包“第三方”,组建一支600余人的专业化服务团队,构建政务服务“会客厅”,打造“红帮帮绿通通”帮代办品牌,做到“企业群众急难事,政务服务帮到底”。

  扎实推进“有诉即办”。建立“你呼我应六位一体有诉即办”“政务治理六察一办未诉先办”双轨运行机制,及时高效解决企业群众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创新赋能“区块链”。率先实施“区块链+政务服务”,推出涉及不动产登记、建设工程联合审批等应用场景22个,不动产登记业务所需8项材料、公积金贷款业务所需6项主要材料全面减免。

  平桥区明港镇清淮移民新村便民服务中心设置的24小时无人值守办事大厅,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村民的办事需求。“以前村民办证需要跑到百十里外的区里甚至市里,如今在家门口动动手指就能高效办理。”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传斌说,群众办事“少跑腿”,少了怨气,多了精气神,基层治理成效明显。

  “八办一链”为企业、群众提供了更细心、更贴心、更暖心的服务,换取了企业、群众的认可和支持。“金杯银杯不如办事群众的口碑。去年以来,我们共收到感谢信256封、锦旗127面。这是人民群众对信阳市高质量政务服务的高度认可。”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优化“企业会客厅”受理中心预审受理业务,打造开放、共享、互通的“数据超市”,标准化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一事一方案”目标的实现,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注入政务服务的强劲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