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部门动态

市科学技术局:信阳市建立高新区梯次培育工作机制初见成效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25-05-22 来源:信阳市科学技术局

  近年来,信阳市以信阳国家高新区建设为引领,统筹豫东南高新区和淮滨县高新区两个省级高新区建设,同步推动固始、光山、罗山入围省级开发区培育创建高新区,形成“1家国家级+2家省级+3家培育”的梯次发展格局。目前,信阳市拥有国家级高新区1家、省级高新区2家、省级培育创建高新区3家,总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一是精准定位,构建“一县一特色”产业格局。信阳国家高新区以“一区多园”模式推进,主导产业纵向成链、横向成群,形成协同创新生态。豫东南高新区依托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叠加优势,高标准推进建设。淮滨高新区聚焦“一纺两造”,建成中西部最大化纤纺织基地、品牌服装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固始县深耕纺织服装与装备制造,建成16个纺织产业园,集聚企业300余家。光山县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推动“四上”企业转型升级。罗山县主攻电子信息与绿色建材,培育12个细分产业集群,智慧小家电元器件集群入选省级特色产业。

  二是科技赋能,打造“产学研用”创新生态。各开发区坚持以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为核心战略,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科创平台75个、培育河南省省瞪羚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1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1家,分别占全市33%、77%、42%、42%。其中,淮滨高新区与北京服装学院、河南工程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校地合作,建设淮河生态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与省人才集团、市鼎信集团、市农林学院谋划共建淮河纺织服装航运学院;固始联合东华大学建立纤维技术研究中心;罗山携手洛阳理工学院、信阳师范大学、华水江淮校区等高校在人才、研发平台、实验室等资源上开展战略合作;光山建立“创新企业培育库”,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

  三是改革驱动,园区整体建设提速增效。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信阳高新区积极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搭建协同发展架构;豫东南开发区组建豫东南产业发展集团,建立完善项目投融资、项目建设管理和项目公司化运营三大核心体系,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实现“一网通办、全程代办”;固始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在“市民之家”开办“开发区窗口”,首批行政审批全部下放到位,社会管理职能全面移交完成;光山建立“月报告、季调度”联动机制,专项认证完成率大幅提高;罗山创新市场化招商模式,设立初期规模11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以股权投资等方式,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14亿元。

  下一步,信阳市将持续优化高新区梯次培育机制,强化创新要素集聚,推动高新区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