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新县:生态之城的财富账本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25-05-22 来源: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新县,这座森林覆盖率达78.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300天的生态之城,通过构建“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产业化”的创新链条,探索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绿色资本”模式。

  走进新县周河乡西河湾古村落,青砖黛瓦与绿树清溪相映成趣。正是这样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村落风貌,吸引了外出成功人士张思恩回乡创业。

  张思恩成立合作社,让村民以旧房入股参与农家乐和民宿改造,村民成为村集体旅游项目的股东。“旅游旺季,日均收入能达到七八千元。”5月17日,张思恩一边忙着为“西河恋歌”农家乐备菜,一边兴奋地介绍。

  这种“资源入股、全民共享”的模式,不仅让11户村民放弃城市购房计划返乡创业,更吸引近200名青年回流,打造山林生态景观,修建特色民宿,使古村落焕发新生。

  如今,西河湾有60多家农家乐、民宿,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5000万元。这种模式不仅唤醒了沉睡的古村落资源,更让村民成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直接受益者。

  新县在挖掘生态资源经济价值上的创新不止于此。

  在卡房乡古店社区的天麻种植基地,种植大户邓永利正仔细查看林下生长的天麻。“一亩林下天麻可产鲜货1500公斤,扣除成本后一年净赚3万元左右。”邓永利对经济账了如指掌。天麻产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320个就业岗位,带动60户脱贫户增收,还让村集体年增收超5万元。

  这种“林下经济+特色农业”的产业模式,与新县葛根产业的突破形成呼应——通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质押融资,破解农业企业融资难题,实现从“一片绿叶”到“一个商标”的价值跃升。

  “没想到通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贷到了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新县豫南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因松感慨道。

  新县的绿水青山十分适宜葛根生长,“新县葛根粉”成功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县葛根研究中心以商标权利人身份完成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帮豫南葛业申请到134万元授信贷款。这也是河南省首笔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质押融资贷款业务。

  新县在探索“碳汇+保险”绿色金融发展路径上也取得突破。

  早在2023年,信阳市首单森林碳汇保险就在新县八里畈镇王里河村落地。该保险采用“保险+科技”方式,运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碳汇累积和变化,依据实际碳汇值与目标碳汇差额进行赔付,可有效提高林业大户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林业大户汤忠诚说:“这份保险就像给山林上了一把安全锁。”

  这种“保险+科技”的模式,既保障了碳汇交易的稳定性,又为全省碳达峰试点建设提供了风险对冲工具。

  “生态资源的资本化运营,关键在于构建可持续的价值实现机制。”新县县委书记、县长李晓亮表示,通过打通资源评估、产权界定、金融赋能、产业转化链条,新县不仅让78.6%的森林覆盖率转化为真金白银,更探索出山区县域绿色发展的系统方案,实现了守护“绿底色”与收获“金成色”的有机统一,建立了生态之城的财富账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