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一技之长的罗道燕没想到,孩子上初中后想再就业的她,在信阳“春风行动”妇女节专场招聘会上,被河南安博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博服饰”)录用了。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入企报到后,不仅有专门的职业培训学校老师进厂手把手教,而且不收一分钱的培训费,加工好的服饰成品验收合格了,公司还计件付工资。
而在安博服饰,像她一样赶上这种好事的,共有26名女工。
“市人社局推出的‘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让新招聘的员工经过不到一周培训,就基本掌握缝纫技能,为用工企业、培训学校和求职群体三方都解了难。”5月13日,安博服饰总经理袁翠霞高兴地说。
为有效破解群众求职难、企业用工难和职业技能培训结构失衡的难题,今年年初,信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在召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及用工企业代表进行多场次面对面座谈后,决定着眼构建“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制,积极探索“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新模式。
袁翠霞坦言,此前企业很难招适岗熟练工,只好不管什么人招来再说,入职后组织“师带徒”式的在岗培训,增加企业成本不说,人员离职率也居高不下。
“我们掌握不了市场精准用工需求,导致入校培训的求职者不能马上找到对应的岗位,甚至有些学而无用。”说起职业培训结构失衡,信阳新时代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全东丽是一肚子苦水。
“一方面是企业招工难、用工缺,一方面是培训结构失衡、求职群众就业难。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方求证,问题的关键在于用工企业、培训机构和求职群众之间,缺少信息共享渠道和一体化联动机制。”信阳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胡全增说。
今年3月,在信阳市人社局和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推动下,安博服饰与新时代职业培训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企业招来的人由学校组织入厂培训,经考试合格后直接持证上岗。
“用工企业节省了培训成本,减少了员工离职;培训机构提高了培训质量、减少了场地和设备投入;求职者提高了就业率、缩短了求职就业周期,可谓是皆大欢喜。对于符合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培训费用,还由政府负担。”信阳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四级调研员宋强说。
企业“点单”,培训“接单”,政府“埋单”。今年以来,信阳坚持以“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引领,聚焦“产教融合”,加大校企合作,全面开展定制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已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订单式”培训21期,培训5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