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3年专题内容 > 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市直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信阳市林业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25-03-31 来源: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林业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信阳市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要求,全面履行部门职责,聚焦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并以全面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为目标,规范执法行为,推行柔性执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推进法治信阳建设作出应有贡献。2024年在全省林业系统服务型行政执法“微宣讲,走基层”实战教学比赛中被省林业局评为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单位,现将2024年林业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依法治国重点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信阳市林业局成立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在党组会(班子会)上常态化部署法治建设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困难。同时结合林业工作实际,对我局法治建设年度重点工作进行系统安排,制定《信阳市林业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2024年信阳市林业系统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24年度信阳市林业法治暨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做到年初有计划、阶段有重点、事事有安排,有力保证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有序开展。

  二、依法全面履职,完善制度建设

  (一)推进放管服改革。信阳市林业局担负着7项行政许可、67项行政处罚在内的96项林业生态保护监督管理职责,为全面履职尽责,更好的利企便民,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是实施权责清单动态式管理。为96项职权制订权责清单,并及时在门户网站上公开,接收社会监督,同时严肃清查变相设置的行政许可事项,一律取消无依据的证明事项和涉企收费事项。二是优化行政审批服务。行政审批办结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林业政务服务实现“零投诉”,“好差评”系统满意率达100%。三是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把文件出台审核关,按照《信阳市林业和茶产业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定,及时纠正文件政策中出现的各种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今年共计组织2次文件自查,对2024年度出台的(信政办[2024]20号)影响市场主体活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做到及时调整。

  (二)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着力推进重大行政决策民主、规范、合法、公正,自出台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开始,严格按照重大行政决策出台流程,一年来研究制订2件重大行政决策,先后3次邀请法律顾问参与到重大行政决策中来,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让决策程序更加合法、决策内容更加科学、决策效果更加显著。

  三、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

  (一)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为推进公平文明规范执法,市林业局从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执法监管等5个方面加强对全市林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加强执法证件管理。目前我局在编在岗行政执法人员24人,已全部在河南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系统上登记,同时严格选人用人,组织行政执法证申领考试和年审考试。为加强行政执法力量,2024年为市直林业系统19名同志新申请了行政执法证,现正在按照规定办理中。二是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出台《信阳市林业和茶产业局关于建立“你呼我应”投诉监督机制的通知》,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畅通线上线下投诉举报渠道,“你呼我应”投诉系统反馈群众评价153次,好评率达100%,一年来未出现违法或者不当行政执法行为。

  (二)建设法治社会,强化普法建设和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一是转变执法理念,提高服务意识。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信阳市林业局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一方面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制定《市林茶局2024年领导干部学法计划》,组织党组会议集体学法4次。2024年依托省林业局在国家林草局干部管理学院于3、4、6月份,分三期分别对全市林业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和服务型行政执法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法治素养。二是创新执法方式,推行柔性执法。印发《信阳市林业和茶产业局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点和防控清单(第一批)》和《信阳市林业和茶产业局关于公布林业系统行政执法“四张清单”的通知》,编制6项风险防控点和14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和日常监管等多个场景加强行政指导、行政调解和法律风险防控等非强制手段运用,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三是做好宣传引导,提升执法效果。2024年,信阳市林业局先后投入经费20余万元,先后组织开展“湿地普法宣传”、“森林防火宣传月”、“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爱鸟周”、非法集资宣传月、国际禁毒日宣传、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宪法宣传周、送法进企业等系列宣传活动10余次,倡导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并关注保护和科学利用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积极引导公民自觉尊法守法。

  (三)健全府院联动工作机制。为推动府院联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市林业局结合工作实际,在全市推行“林长+三长(公检法)”工作机制,建立市级“林长+法院院长”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信阳市林长制办公室 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信阳市全面推行“林长+法院院长”工作方案>的通知》,构建林长制成员单位、林业行政执法主体、环境资源审判法庭“三位一体〞森林资源执法司法保护体系,形成生态资源保护合力,共同唱响护林治山“协奏曲”。

  四、完善监督机制,强化权力制约

  (一)自觉接受外部监督。突出党内监督主体作用,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今年市林业局办理政协委员提案5件,主办1件,协办4件;人大代表建议6件,主办5件,协办1件,所有意见建议全部虚心接受,并抓好整改及时反馈,获得了代表委员的肯定,满意度为100%。

  (二)加强内部层级监管。一方面以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为抓手,监督县区行政执法行为。2024年市林业局对各县区开展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其中,抽查到了浉河区、罗山县、新县三个县的行政执法案卷3卷并逐卷打分指出问题,以查促改,督促县区提升制卷水平,规范执法行为。另一方面以全国林草行政案件统计分析为抓手,掌握县区执法动态。 建立行政执法案卷数据上报制度,了解县区案件的查处进度、损失情况和处罚结果,督促县区及时办理案件,今年我市林业行政处罚案件发生率较上年下降21%。

  (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市林业局严格执行政务公开清单管理制度,在门户官网设置“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设“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年报、依申请公开”等7个板块,及时公开政府信息。同时设置“互动交流”专栏,及时答复群众咨询,听取群众意见,答复率达100%。一年来,我局未发生被新闻媒体曝光的违法行政行为,也未因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而被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五、化解社会矛盾,打击违法犯罪

  (一)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一方面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信阳市林业局充分发挥行政裁决化解民事纠纷的“分流阀”作用,有效运用调解、仲裁、诉讼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一年来调处群众矛盾纠纷6余件,使纠纷通过法定渠道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规范行政应诉工作。支持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严格践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判决,2024年全年无应诉案件发生。

  (二)依法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始终保持打击涉林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以林长制为统揽,充分发挥“林长+”工作机制作用,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乡村全面建立“一长三员(护林员、技术员、警员)”网格化管理机制,全市明确护林员15317名、技术员1421名、警员1540名,将森林资源监管重心向基层源头延伸,打通森林资源管护最后一公里。2024年,我市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73起,共处罚173人,没收非法所得2.1284万元,罚款177.4081万元,恢复林地1.5176公顷,没收木材46.82立方米;责令补种树木8651株,有力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开展“网盾行动”、“清风行动”、“森林资源监查”“林草执法案件督查”等多项行动专项整治违法违规占用林地、毁坏森林资源及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高频高发违法犯罪行为,震慑了犯罪份子,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

  六、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法律政策宣传还不深入。对《森林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还不够深入,相当部分干部群众对林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深,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病治虫和森林防火意识不强;监管有待加强,个别地方乱砍滥伐、不批乱砍、非法加工木材、破坏珍稀和野生植物、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生态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

  (二)林业执法改革不到位。森林公安转隶后导致林业执法队伍不健全、监管力量薄弱、技术手段不强、经费保障不足。县区执法改革后仅新县保留了67人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其他县区林政稽查队等执法队伍均撤销,原林业行政执法人员转隶至县区林业局所属事业单位,不具备执法资格。原行政执法职能回归县局机关,受人员编制所限,执法力量严重不足。

  下一步市林业局将继续切实抓好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持续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扎实落实“三项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推动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和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学法知法才能以法治林,尊法维法才能依法行政。抓好法治政府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市林业局将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精力聚焦到工作上、聚焦到任务上,以法治政府建设引领法治林业建设走深走实,推动法治信阳建设高质量发展,为谱写新时代法治社会新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2024年12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