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信阳市委科技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座谈会在市行政中心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信阳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玉贤,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相涛,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潘灿平,农业农村部农业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许世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总规划师吴永常,农业农村部农业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永恩,北京水木九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民革中央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王晓庆,中国现代农业联合研究生院副处长王永才和市领导蔡松涛、陈志伟、杨进、谷昌豪、于海忠、赵军伟、郑云、汪明君、李新伟以及信阳农林学院副校长李益民等出席会议。
会上,院士、专家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围绕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了发言,为我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市开阔了视野、提供了方案。
会议强调,要突出科技赋能产业。围绕“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着力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挖掘和提升优质农产品资源价值,建设高水准的科研创新平台、生态平台,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质效。要注重创新企业培育。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有效发挥龙头企业整合技术、资金、人才的关键作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互促。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按照政府搭台、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加快院士工作站建设,下大力气吸引高水平科研院所、一流大学、龙头企业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要加快成果转化推广。持续加强与院士、专家、科研团队的交流合作,围绕“两茶”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协同攻关,注重应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要加大科技人才引育。持续实施“信阳英才计划”评选等工作,健全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大科技创新人才支持力度,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立体式农业新质人才体系,更好助力信阳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