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开征集2023年信阳市重点民生实事结果公示
征集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征集时间:[ 2022-11-01 ] 至 [ 2022-11-30 ] 状态:已结束
- 征集公告
- 征集渠道
- 各渠道意见及采纳情况
-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市委、市政府决定2023年再实施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民生实事,并在全市范围内向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征集建议。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集时间
从公告之日起,截止到2022年11月30日。
二、征集原则
按照“尊重民意、普惠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围绕“1335”工作布局,坚持把群众呼声和需求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根据轻重缓急,重点选取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以及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事项。
三、征集内容
征集的重点领域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最直接、最现实民生问题,主要包括交通出行、脱贫攻坚、就业创业、城乡住房、社会保障、社会救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惠民、旅游发展、健康养老、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法律援助、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方面的事项。
四、征集方式
(一)信件投递。广大市民可通过信件方式投递,写明具体实事名称、建设内容、年度投资估算、办理建议等,署上姓名、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等信息,邮寄至“信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科,邮编464000”,并注明“2023年实事征集”字样。
(二)电子邮件。邮件标题注明“2023年实事征集”字样,发送至xyjwtzk@sina.com 。
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信阳市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28日
征集渠道
2022年1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在市政府网站发布《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开征集2023年信阳市重点民生实事建议的通告》,公开征集公众意见,主要通过信件投递、电子邮件。
各渠道意见及采纳情况
共接收群众意见建议2143余条,主要内容如下:
1、改善学前教育条件,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减轻去私立幼儿园的压力。
2、推进各阶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增加小学、初中、高中数量,加强学校的硬件和环境建设,多打造一些好学校,避免生源集中去几所知名学校。
3、职业技术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校企合作,针对性开设专业,注重学生学习效果,让学生有过硬专业技术,促进学生就业率进一步提升。
4、打通、修复道路,缓解交通拥堵。打通中心城区新十一大道东西段、新二十街南段、新十六大街、新十四街、新二十八街南段、新三路断头路。改造浉河区金牛山处道路,增设路灯。对茗阳路、工十路、工十四路、107国道等道路破损路面进行修理。
5、提升我市公共医疗水平,提高公共卫生应急保障能力。强化市级和县级医院优势医疗学科建设。
6、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
7、推行房贷“商转公”,解决房贷、生活压力。
8、加大保障性租赁租房、公租房建设。
9、根据区域人口、面积等情况设置适当的城市书屋,便于群众进行书籍借阅、知识共享、娱乐休息。
10、建议继续推进一户一表改造。
11、对新七大道、楚王城、四一路、龙江路及平西等立交桥提升改造,缓解雨水天气带来的出行不便,减少群众损失,解决隐患。
12、希望继续推进窨井盖整治,一些地方没涉及到。
13、对农村适龄妇女、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的适龄妇女免费开展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对儿童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耳聋基因等疾病筛查。
14、硬化村组道路,改善农村出行条件。
15、新建各类公共运动场地,如篮球、羽毛球、网球、足球场地,完善公共区域健身设施器材。
16、推进居民居家养老,对特殊困难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17、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提供就业、资金、住房等要素优惠政策。
18、发展优化公共交通,增设路线和站点。
19、对一些弱势群体、就业重点群体、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贫困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职业技能以及就业创业能力。
20、推动农村物流体系发展,便捷群众,促进就业。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
根据群众意见及当前工作安排,我们将着重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发展普惠教育、提质公共医疗、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完善城市和农村出行条件、特殊群体保障等。
信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1月5日票决确定了2023年信阳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