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阳之窗 > 信阳市概况

信阳市概况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23-07-04 来源:市政府办

  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是我国南北地理、气候过渡带和豫楚文化融合区。全市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人口896.87万人,辖8县2区和羊山新区,1个国家高新区、9个省开发区及正在建设的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阳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信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当今汉姓100个大姓中,有黄、赖、罗、蒋等13个姓氏源于信阳或有一支源头在信阳,被誉为“中原侨乡”。信阳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商周、春秋、战国以来,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此交汇交融,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豫风楚韵”。现存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是子路问津、亡羊补牢、优孟衣冠、司马光砸缸等成语故事和历史典故的发源地,出土了新中国第一套最完整的战国编钟,用它演奏的“东方红”乐曲伴随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响彻太空,有孙叔敖、黄歇、费祎、魏延、陈元光、马祖常、何景明、宋士杰、周祖培等信阳籍历史名人,有信阳民歌、皮影戏、花鼓戏、大鼓书、彩绘泥塑、剪纸等大别山民俗风情。

  信阳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信阳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域,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党的重要建党基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新四军抗日的重要战场;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走向全国胜利的战略转折地。这里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尤太忠等69位开国将军,留下了709处重要革命纪念地和革命旧址,有30多万英雄儿女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生命,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铸就了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为内涵的大别山精神。

  信阳是宜居宜业的生态绿城。信阳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信阳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辖区内5个县区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新县、浉河区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县、商城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新县、光山县入选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6.21%,环境空气质量PM2.5和优良天数为全省第一;拥有大中小水库1115座;境内有2244种野生动物和2734种高等植物。全市共有3A级以上景区101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24家,3A级旅游景区76家。云中公园鸡公山是国家级自然风景区和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素有“建筑博览园”之美称;豫南明珠南湾湖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享有“中原第一湖”之美誉;出山店水库是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坝”,信阳是全国少有的中心城区附近拥有两座大型水库的城市。

  信阳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信阳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在30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郑州、武汉、合肥三个省会城市,是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枢纽。京广、京九、宁西三条铁路和京广高铁,京港澳、大广、淮内、沪陕、许信、安罗、沿大别山、信随、阳新9条高速,106、107、220、230、312、328六条国道在境内形成多个十字交叉,已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干线、村村通硬化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位居全省前列,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均居全省第二。淮河淮滨港、固始港航运可通江达海,内河水运通航里程全省第一,信阳港·淮滨中心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万标箱。明港机场直飞上海、重庆、深圳等城市。交通枢纽优势不断凸显,形成了覆盖城乡、内联外通、层次分明的公铁水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信阳是物产丰富的资源宝地。信阳是中国毛尖之都,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25年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81.78亿元,连续16年位居全国前三位。信阳是河南传统餐饮历史文化名城、河南茶筵之乡,信阳菜历经千年的积淀和发展,以鲜、香、爽、醇、中的独特味道遍布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以及26个国家和地区。信阳盛产水稻、小麦、油茶、板栗、银杏、红黄麻等作物,粮食产量占全省的近十分之一。信阳矿产资源丰富,珍珠岩、膨润土、沸石等非金属矿储量充足,矿石质量闻名于国内外。

  信阳是前景广阔的希望之城。信阳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确定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的重点支持地区。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粮食产量稳定在115亿斤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1%;地方财政总收入193.8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54亿元,其中税收收入88.12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98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接待游客5799.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6%、1.9%。

  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对信阳发展高度重视、大力支持。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首站就来到信阳,提出了“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重大要求,为新时代信阳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美好蓝图、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5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支持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2022年2月,省委省政府高标准谋划设立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对接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引领信阳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河南省开发区改革的试验田。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苏州与信阳建立对口合作关系,苏信合作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2024年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发挥毗邻长三角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独特优势,以产业、交通、文旅、生态等方面协作为突破,构建欠发达地区和省际交界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2025年1月,省委书记刘宁到信阳调研,强调要牢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加快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两高四着力”,围绕落实“1+2+4+N”目标任务体系,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扎扎实实加强社会治理,锲而不舍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交出“两个更好”出彩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